熱度 1
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几乎每次都是躺着也中枪。但这种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针对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广东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湖北,川东,贵州,湖南等地,也多因打工人口问题而被不招其他地区人待见。
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外国人也有很强的地域情结。美国的南北、各个州之间的互相调侃讽刺,比如有的州被称为牛仔、乡巴佬,甚至语言、族裔都不一样。英国更是如此,苏格兰人就和威尔士人合不来,但他们都觉得爱尔兰是吝啬鬼,养猪的乡下人。法国巴黎甚至把非巴黎人称为外省人。
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从地区差异过渡到地域歧视,则存在一个“刻板印象”的构建过程.。所谓“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社会刻板印象作为对社会团体最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
尽管商业社会的形成和通讯的发达促进了人际在更广范围内的交往,有助于消除地域偏见,但这种刻板印象的构建并未中断。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社会记忆,.这种记忆会通过笑话、误解、谣言等口述记忆得以保存和表现.,在英国没品笑话百科(sickipedia)上,利物浦就因少女妈妈问题成为最糟地域歧视的地方之一,而.这些段子的传播性很高,又会加深人们已经形成的地域偏见.。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选择性的强调地域背景,同样会助长刻板印象的形成。
这种刻板印象,固然与各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差异存在关系,但.最密不可分的是其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在本国内部,还是国际之间,受歧视的一方的经济水平多比较落后。地域歧视,其是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文化表现。地区发展差距导致了急速的社会流动,以及社会流动带来的对资源的争夺,呈现到社会心理上,就形成了.优势地区人群的优越感和弱势群体的羞辱感.,歧视便由此产生。
在中国一些地区,偷渡现象盛行,出国人员滞留不归,导致了国际社会对这些地区,比如福建,有不同程度的签证歧视。河南,湖南湖北等外出务工大省,也因此而不得不直面本地人因利益冲突而自发产生的“排外心理”。19世纪中叶的马铃薯灾荒让爱尔兰人大批渠道北美求生,地位低下招人嫌弃,美国的爱尔兰人社区也饱受歧视。随着爱尔兰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今这种歧视已被慢慢淡化。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歧视本不算是个问题.,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但当歧视转移到自身时,又变得特别敏感.。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 有.高达30. 6%的人认为身边存在着地域歧视,且很多人还存在着歧视的行知矛盾。
中国人的地域歧视,.离不开“嫌贫爱富”和对权力中心的追逐.。古代的等级观念所依附的都是身份,财富倒在其次。随着政权控制力的加强和通过权力获取财富能力的加强,今天的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权力和财富的差异上,而国人攀附权贵的惯有思维又使得等级观念带有更浓厚的地域色彩——.距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距离也成为了身份的一种标志.。所以.京城里的卖冰棍的小贩自然可以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了。
传统社会所依赖和仰仗的族群观念,儒家社会所强调的“家”观念和宗族关系,加上官方长期推行的意识形态化的“集体主义”宣传,导致人的个体权利和个人价值被忽视,不具备成熟的“公民意识”。而地域意识,以地域为标签识别人群的“非我”“他者化”等集体无意识,则造就了地域歧视所依赖的心理基础。
在地域歧视里,无论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自卑的个人,都往往不会简单将之归结为个人原因,而会笼统地推到地域,环境等更虚的社会因素。这就和韩寒刚出道时的骂战一样,但凡对骂,总不是针对个人,而是要拉上整个群体,比如“80”后怎么样云云。在地域攻击中,动辄拉上整个省份的人垫背,这种标签化,披上群体外衣来打架的行为,其实是自卑的体现。
经济基础带来的地域歧视,只要经济条件改善总有淡化和解决的一天,人为制造的区域不平等则不然。中国的地域歧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城市歧视农村、本地歧视外地。.个别人的素质问题只是表象,政治上的制度性歧视才是罪魁祸首。.新中国成立后,.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地方经济比原来的自然经济更具排外性.,等级观念也并没有很好地消除。北京成为了政治中心,上海在中央调配下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这些不同程度上的政治倾斜,并没有惠及所有地区。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粮仓”的河南,则仅仅是被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为“确保农业基础”,其开放程度在中部六省中最低,2006年末的数据显示其开放指数仅为2%,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该省人口基数居全国之首,而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资源少,教育落后,外出务工农民工多,中产阶层和文化阶层的比例也很小。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对河南的系统性偏见是很少的。
在进行地区经济区别化对待的同时,户籍制度、收容制度、暂住证、外来人口的管理制度、外地企业的准入制度等政策制度也相继出台,以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然而,这也给地域歧视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无论是在教育、就业还是各方面的社会福利,因户籍制度而造成的不平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在原有地域偏见的基础上,更会催生出地域之间的相互敌视。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搭配上户籍制度,使山东等人口大省的学生,考上同样大学需要比北京上海考生多几十上百分。早期,中国很多地区,地区性公务员主要招收本地户籍人员,甚至曾出现中央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只招收持北京户口的人,农村户口更是不予考虑。而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马力介绍,在医疗、养老以及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一系列的福利制度上,就全国而言,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差别是33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的公民权利更像是模糊表述而不是具象存在.,至少在迁徙自由,公平就业和教育等问题上都是不完整的。公民身份本身和他所享有的权利并不对等,而地域身份比之公民身份,来的更为真实具体。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高下,又跟地域上的划分高度重合。地方政府在政治上作为的高下,会被习惯性的贴上地区的标签,进而带入到歧视话语中去。
从心理学上来讲,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在中国这个目前还缺乏普世价值的社会里,人们心中没有一个进行自我认同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认同”,但是缺乏对自身的认同又会让人失去“安全感”。在缺乏标准的前提下,只好去和别人比较,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些,都会催生比较,进而引发歧视,且不会自行解套,只会越演越烈。
GMT+8, 2025-1-4 01:41 , Processed in 0.00874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