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在即,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备受关注。就在9月20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的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增长预期。实际上,今年以来,已经不止一家国际机构或组织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对全球经济的意义可见一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开局良好,一季度GDP增速达到6.9%,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增速。上半年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也实现了6.9%的增速。 正是在此形势下,多家国际组织看好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调高了预期。 OECD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6.8%和6.6%,均比此前的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中国发布宏观经济半年报之后,随即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7%和6.4%。这也是IMF今年第三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IMF连续三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提高,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 还有不少国际机构也调整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把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由6.7%上调至6.8%;亚开行将2017年和2018年的中国GDP增速分别由6.5%和6.2%上调至6.7%和6.4%;渣打银行将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6.6%上调至6.8%,并预计中国有望实现2010年以来首次加速增长;花旗银行将中国三、四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从此前的6.5%和6.4%上调至6.7%和6.6%,2017年全年GDP增速预测值也从6.6%调高至6.8%。 综合来看,以上机构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6.7%或6.8%的增长,持平或高于去年6.7%的增速。 国际机构普遍认为,消费、进出口、服务业的稳定扩张以及民间投资的企稳回升为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支撑,宏观、中观的较好表现,促使其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 最新发布的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加快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30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4064亿元,同比增长10.1%。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150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9494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与1-7月份持平。
其中,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对此表示,从增长、就业、物价、结构优化、质量效益这五个方面的指标来看,1-8月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质量效益持续提高,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张燕生也表示,单月的数据波动是正常的,中国三季度的数据应该会延续向好趋势。总体来看,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但是国外确实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等。目前,经济出现最核心的变化是结构性分化,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如广州、浙江、四川、重庆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