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远离“肥胖→衰老→患病”,这样调整饮食更加简单有效
[打印本頁]
作者:
doco2012
時間:
2021-11-28 18:48
標題:
远离“肥胖→衰老→患病”,这样调整饮食更加简单有效
健康生活、事业有成的最佳技能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观念,有人说是努力,有人说是专业,有人说是时运,有人说是选择......每一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很少有人将最佳技能“颁给”饮食。
你是否经常出现疲劳困倦、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体重悄悄上升、工作效率下降、血压开始升高等各种问题,然而繁忙的工作生活让你无暇顾及。
你是否曾听信网络传言,选择每天早上榨一杯元气满满的蔬果汁享用完再出门工作,并且告诉身边的同事朋友这种方式很健康,却不知自己主动向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又靠近了一步。
有一位40多岁的女士,在炎热的夏天因为脱水症状就医,医生建议她多喝运动饮料,她将这个建议用到儿子身上,告诉儿子在大量运动的时候带上1.5-2升的运动饮料。有一天,她的儿子在操场上晕倒了,被诊断为重度糖尿病。
遵循民间说法以及缺乏科学依据的饮食建议不仅悄无声息地损害自身的健康,甚至间接影响家人和朋友的健康。
前一秒还在吃着被推荐的“健康食品”,下一秒就听闻竟然是对身体有害的,到底吃什么?怎么吃?自己也是一头雾水,索性不去管它,想吃就吃。
有人这样评价这些行为:“为了得病做出的努力”。大部分人个人能力突出,在职场颇有建树,但对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却一无所知。
这个人就是《饮食术》的作者牧田善二,他本人是一名医学博士,作为糖尿病专科医生行医38年,诊治患者达20多万人次。作者在诊疗糖尿病患者的时候,发现患这种病症的多为正值壮年的职场人士,于是在专门诊疗以糖尿病为主的生活习惯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同时,积极开展以预防和尽早发现各种疾病为课题的专项研究。
在这本风靡日本的科学饮食教科书中,作者试图以生物化学这一研究人体机制的科学、国际上可信度较高的论文和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向我们极力推荐一套有科学依据、符合人体机制的饮食术,作者在书中总结了多达68项健康饮食的具体措施,以期帮助我们调整身心、恢复最佳状态。
牧田善二在多年的从医经历和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貌似相同的职场人士,存在着巨大的“健康差异”,只有少数处在“健康上游”,大部分处于“健康下游”。
这种差异在青壮年时期可能并不明显,只会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然而从50岁开始,这些潜在的亚健康就会变成真正的疾病显现出来,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保持健康最重要的并非均衡饮食,而是控制血糖值
不正常的血糖是造成我们日常焦虑、衰老、疾病的罪魁祸首。追溯疾病的根源,一定会有糖。
作者分享到,在日本,普通人大约在战后20年,经济急速增长的时候,患糖尿病的人才逐渐多起来,而且以前没有过三四十岁男性肥胖者如此之多的时代。这个时期饮食上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多数人能够吃到大米、面食、含糖点心和饮料等多糖分食物,很容易饮食不当,摄取过量糖分。
什么是不正常的血糖值?
— 血糖值过高,会在各个方面损害整个身体,因为高血糖会造成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作者称为AGE的有害物质会不断加速人体衰老,此时血管、内脏以及皮肤的外表都会变得衰老。
— 血糖值过低,无法集中精神工作,表现为常常处在不舒服的状态。
换句话说,不正常的血糖值就是血糖值大幅忽高忽低,不稳定。这种情况容易引起头痛、恶心、倦怠、焦躁等各种不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经常喝罐装咖啡和清凉饮料。一些广告打着“为了保持“好的工作状态”,困了来一瓶 ”的标语吸引消费者,假如此时我们真的喝了一瓶,血糖值就会迅速上升,身体分泌大量的血清素、多巴胺等会让我们感觉心情愉悦、积极主动的物质,工作状态似乎真得棒极了。
然而,身体的保护机制为了降低血糖值,会迅速从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血糖值就会急剧下降,人的情绪也跟着急转直下,各种不适的症状随之而来。
不正常的血糖值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
过量摄取糖类,会造成原本健康的胰腺分泌胰岛素的速度变慢,胰腺功能逐渐变弱。
当摄取糖分的时候,大脑发出指令让胰腺分泌胰岛素,若此时胰腺变得迟钝,很难分泌胰岛素,大脑随之容易产生疲倦、不安、乏力、头晕等各种问题,严重的情形下,糖尿病就会光顾。
通过实验检测,作者得出一个数据,有75%的肥胖者是糖类中毒,很多人不自知地正处于这种人为的危险的血糖值变化之中。
作者讲到,“造成肥胖的不是糖,而是脂肪”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人体吃进去的脂肪并非直接蓄积在体内,更多的是随大便排出体外;而摄取过多糖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过剩,转换为甘油三酯,以脂肪的形式滞留在身体内。
换句话说,就算你依然吃肉或者油炸食品,只要血糖值控制在较低的状态,肥胖的几率就会降低,也更容易瘦下来。
改善饮食习惯,遵循这十个饮食新常识
饮食才是克服健康差距活下去的最强教养。
每个人都需要借助正确的医学知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从当今医学的角度而言,遵循科学依据的正确饮食方法有哪些呢?我们如何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有效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并维持健康呢?
书中罗列了“10大新常识” 和“有益健康的10种食物”供我们学习实践。
10大饮食新常识:
1、糖类是肥胖的重要原因
比如一份牛排和荞麦面条摆在面前,出于健康考量,你会选择哪一种?
作者建议,选择牛排享用,不仅不会变胖,相反会瘦。因为减少从米饭、面包、馒头和面条等摄取糖类,是预防肥胖和所有疾病的关键。
2、热量与肥胖没有关系
将热量作为减肥指标毫无意义。肥胖是由血糖值上升引起的,控制提升血糖的糖类摄入就可以减肥。
3、吃了脂肪也不会胖
吃进去的多余脂肪会通过大便排出体外;而糖类会100%被人体吸收,在体内转换为脂肪。
4、胆固醇值不会因为饮食而改变
胆固醇大部分由肝脏形成,通过饮食形成的不过十分之一,不能一味想着通过饮食解决胆固醇过高的问题。
5、人工蛋白质和氨基酸会损坏肾脏
通过食用蛋白质和氨基酸粉末冲泡的制品来塑造健康体魄是错误的。过度摄取这种人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甚至造成重大损害。
6、少食多餐不会胖
一日三餐之外,常常吃点零食,不是坏事。一日五餐、六餐都很好,可以很好控制血糖。
7、吃水果会变胖
“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大部分人这样认为,很多爱美的女性为了保持身材,晚餐只吃水果。
作者分享到,现在日本的水果已经被改良了,糖度非常高,其所含的大量果糖容易引起肥胖。
如果喜欢吃水果,建议在早餐少吃一点,慢慢咀嚼,尽量不要打成果汁。
8、疲劳的时候吃甜食会适得其反
为了缓解疲劳而选择甜的东西,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疲劳。因为血糖急剧上升又急剧下降,容易引起多种身体不适。
9、怀疑有致癌可能性的东西都不要吃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表声明,火腿、香肠、腊肉等加工肉有致癌性,人工添加剂和着色剂不少,作者建议读者们安全起见,尽量避免食用。
10、“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首先,避免过饱,保持七分饱;其次,在饭后进行适量运动效果最好,这样有利于控制血糖的上升。
在专业糖尿病医生的眼中,破坏人体健康,有害程度排在前五位的糖类食物有:
1、罐装咖啡、清凉饮料、果汁等 2、加糖的点心 3、水果(特别是糖度较高的水果) 4、白米饭、白面面包、乌冬面 5、薯类、糙米、全麦粉面包
有益身心健康的10种食物:
橄榄油 无盐无添加的坚果 葡萄酒 可可含量70%以上的巧克力 大豆 奶酪 蓝莓 现磨咖啡 醋 生的食物
总结来看,书中罗列的健康饮食常识以及推荐食材大都考虑到含糖量,食用之后不易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使人体的AGE值控制在较低水平。
改善困倦、提高效率,繁忙的职场人士这样来吃简单有效
现代职场人士的工作压力不小,紧张、焦虑、疲劳如影随形,留给个人照顾自己的时间着实有限,而困扰我们的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九成以上是由“血糖值”过高或数值急剧波动造成的。
作者建议,合理饮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
既然我们大部分人工作繁忙,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关注点着重放在一日三餐上,就可以达到保持最佳身心状态的目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摄取过量糖类。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工作,如果想提高效率,改善状态,就要将血糖值控制在3.9∽7.8mmol/L,不要让它上下波动。”
具体怎么来调整饮食?作者在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比如,水果要放在早餐,并少量食用,水果不要打成果汁喝;
面包要吃天然酵母,全麦粉的;
喝牛奶不如喝豆浆,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取牛奶会引起1型糖尿病,豆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每天喝一点酸奶,可以调整肠内菌群;
健康人每天一个鸡蛋;
尽量不吃加工肉类;
如果想吃甜味的话就吃蜂蜜,蜂蜜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健康食品;
午饭后走步20分钟;
睡前4小时吃完晚餐等等。
大部分患病严重的人群当中,以男性居多,特别是专注打拼事业的成功人士,作者特别给他们提出三个饮食调整重点:
1、加以注意糖类,而不是热量;
2、避开人类诞生之初没有的非天然化学物质;
3、接受能够及早发现癌症等病症的精准检查。
写在最后
《饮食术》的作者牧田善二作为一名诊疗经验丰富的糖尿病专科医生,自始至终多次强调远离“肥胖→衰老→患病”,保持稳定血糖值的重要性。
作者最后讲到,一些人看待健康就像看待空气,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虽然知道不少健康的饮食方法但就是做不到。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作者提醒到,严重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肾透析治疗,每周3次,一次4个小时,不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几乎不能像从前一样继续工作,这样的后果很大程度是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倒不如尽早预防起来。
全书的饮食建议读下来非常通俗易懂,并且易于坚持,将这些具体的措施应用到我们日常的三餐中来,是爱自己,也是爱家人的明智之举,时刻提醒自己,健康管理永远是人生存折中首位的那个1。
作者:
好人自行车
時間:
2021-11-28 20:06
有75%的肥胖者是糖类中毒,很多人不自知地正处于这种人为的危险的血糖值变化之中。
作者:
甘草
時間:
2023-4-20 17:06
做到良性循环
作者:
cdm1121
時間:
2023-5-16 09: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6/)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