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科学家称50年内海洋将死 拯救方法其实不难(组图) [打印本頁]

作者: macd50    時間: 2012-6-16 09:15
標題: 科学家称50年内海洋将死 拯救方法其实不难(组图)
科学家称50年内海洋将死 拯救方法其实不难(组图)
2012-06-16 06:35:08   来源: 环球网
472FA38AE51A5A20EEBE2726B9067841.jpg
因食用被污染海藻而死亡的海牛
886DDD8CA886676DC9A7287E74FBEB9F.jpg
因被割去鱼翅而死在海底的鲨鱼
没有鲸、鲨鱼和海豚的海洋似乎不可想象。然而,在新书《生命之海》中,海洋生物学家凯勒姆-罗伯茨警告,如果人类继续无节制捕捞和污染,海底世界在未来50年内将成为鱼类绝迹的深渊,海洋将面目全非。
海洋生物大“失踪”
棱皮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至今仍然生活在海中,是海底世界的庞然大物。这种海龟甲壳坚硬,可以长到3米长、2吨重。然而,在我们的下一代成年之时,这种起源古老的海龟可能已经绝种。自从1962年以来,太平洋中棱皮龟的数量大幅减少,每20只中仅有1只能够存活至今。
棱皮龟家族“人丁”渐少的命运并不独特。过去30年来,海洋生态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化,生物种类和数目显著减少,而人类过度捕捞正是罪魁祸首。
面临无节制的捕捞,最先“失踪”的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海底生物。如今,蓝鳍金枪鱼、鳕鱼和智利海鲈等名贵海鱼的存活数量大幅减少。在大多数海域,鲸、海豚、鲨鱼、海龟等大型海洋动物的数量减少了至少75%。白鳍鲨、锯鳐和一度“普通”的鳐等物种的数量则锐减了99%。
长期过度捕捞也导致人类经常食用的海鱼数目大幅下降,而且难以恢复到历史高位。
以美国为例,位于其西海岸附近的皮吉特湾曾以大量三文鱼洄游著称,但如今途经此地的三文鱼群寥寥无几。美国海域内的笛鲷、青鱼和鲱鱼等品种全都因过度捕捞而数量锐减。与19世纪相比,美国海域内的石斑和细鳞胡瓜鱼数量也大为减少。2010年,在美国定价的所有商业海产品中,近四分之一品种产量严重低于历史水平,而原因正是过度捕捞。
21世纪到来之时,全球浅于900米的海域无不遭到商业捕鱼侵扰。随着浅海鱼类和大型海洋生物减少,人类向海洋更深处撒下渔网。在部分海域,人类甚至开始捕捞生活在3000多米深海的海底生物。
海鲜市场如今售卖的产品看起来仍然品种繁多,但难以维系渔业长远发展。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善于饲养并捕食处于食物链中、末端的动物,比如鸡和牛等,而不是熊或狮子。这不无道理,因为前者更容易繁衍、成熟周期短,即使被捕食也相对容易再生并维持一定数量。
在海底世界,同理亦然。大型海洋生物生长时间长、繁衍年代晚,尤其是生活在海面500米以下的物种,例如智利海鲈、深海长尾鳕鱼和橘刺鲷。一旦过度捕捞,它们往往难以有足够的时间繁衍培育下一代,最终只能导致绝种。
污染令海洋变“酸”
当鱼类变得更小、更少之际,人类一度熟悉的海洋也变得越来越陌生。事实上,过度捕捞只是损害海洋健康的“杀手”之一,人类的其他行为同样威胁着海洋的脆弱生态,甚至可能令其成为一片酸海。
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排放入地球水系的化学和工业污染物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最终都进入海洋。另一方面,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也渗入深海,影响海水温度及其含氧量,并且彻底改变海洋的化学成分。
这不是单纯的化学变化,随之引发的海底洋流运动模式改变将产生更为灾难性的后果,威胁整个地球生态。可以说,人类已将海洋生态逼至崩溃边缘,令其难以自行修复或再度发育。
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海洋已经吸收人类行为导致排放的三成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主要源自化石燃料燃烧、城市化摧毁森林和沼泽、水泥生产,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加重了海洋酸性。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遏制,2050年之前海洋酸度将增长1·5倍。海洋酸度在如此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在过去6000万至2000万年以来闻所未闻。“海洋酸度如今大幅增长,不仅我们有生以来从未见过,即使在地球历史中也颇为罕见。”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专家卡罗尔·特利说。
酸度提高之际,海洋还面临“营养过剩”的危险。陆地营养大量流失,以化肥和淤泥等形式进入海洋,加上全球变暖的作用,令全球海域出现不少营养过剩但含氧量低的“禁区”。
这种海洋生物的“禁区”往往出现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人口密集的海岸和内陆海附近。由于含氧量过低,普通海洋生物难以存活其中。
“黏稠物”正在“崛起”
酸性海洋并非死海一片,化学成分的变化将彻底改变海洋的面貌,令诸如水母之类的“黏稠物”得以大行其道。
海洋酸度升高,将直接威胁有碳酸盐甲壳的海洋生物生存。这类生物,例如浮游生物,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产者”。它们不仅是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还能产生大量氧气。浮游生物数量减少,将导致沉入深海的有机物残骸锐减,而这正是深海生物赖以为生的食物来源。
不少海洋生物绝迹之时,水母却会迎来生长高峰。在营养过剩的污染海域,水母因为养料充足蓬勃生长,短时间内即可成年,迅速扩散至更广阔的海域。在摩纳哥、爱尔兰三文鱼养殖场、美国马里兰州海岸以及日本、印度等地,近年来均有大规模“水母爆发”,伤及游人和渔民。
更糟的是,本应猎食水母的海洋生物难以在污染海域存活,它们的后代要经历从卵到幼体的漫长发育,成年之后才能开始捕食,却往往在这之前就沦为水母的食物。水母帝国在海洋崛起,出现了捕食者反被吞噬的怪现象。美国海洋学者安德鲁·巴昆如是比喻:这就好比在陆地上,斑马和羚羊大肆捕食幼狮和未成年的猎豹。
即使食物短缺,也难以逆转水母扩散的狂潮。它们总能缩小体积、耐心蛰伏,待海水中营养成分升高后继续扩张。因此,除非海水中的营养物质长期大幅降低,否则无法根除水母之害。
寒武纪遗留化石显示,早在5·5亿年前,地球海洋曾为水母垄断,别无其他生命形态。如今,水母、细菌和海藻等凝胶类生物在海洋疯狂生长的景象被形容为“黏稠物崛起”,象征着海洋生态重回到多细胞生物出现以前的原始年代。
从少吃海鲜开始
拯救海洋也许并不难,少吃海鱼、限制捕捞是人类校正错误的第一步。对此,总有人反对说,全世界有这么多张嘴要喂,限制捕捞不现实。然而,简单的算术即可证明,减少捕捞其实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假设海洋中有100万条鱼,每年捕捞总量的20%可保证渔业资源永不枯竭,这样每年可收获20万条鱼。然而,如果愿意花些功夫改善海洋渔业资源,比如将总量提升到500万条鱼,那么按同样比例捕捞每年可收获100万条鱼。
这就好比银行存款,在利息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本金,收益自然成倍增长。而且,海洋渔业资源总量丰富,意味着更容易捕鱼,因此可大幅节约渔船和燃料成本。
少捕捞却能多收获,这听上去不可思议。然而,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印证了上述理论的可行性。该报告估算,如果对当前捕捞行为予以限制,海洋渔业资源产出将增加四成。
在美国海域,通过限制捕捞来促进鱼类数目增长已有实例。由于引入限制捕捞等措施,阿拉斯加鲑鱼至今仍保持相当数量,岩鱼近来也有恢复性增长。
普通人要想拯救海洋其实更容易,即少吃海鲜,特别是过度捕捞或以破坏性方式捕获的海产品。龙虾、扇贝、欧鲽和鳕鱼等生活在海底深处,通常动用拖网和挖掘机才能捕捞到,对海底生态毁坏严重。
若要吃海鲜,应选择那些位于食物链末端的小鱼小虾,例如凤尾鱼、鲱鱼和沙丁鱼,尽量避免食用智利海鲈、剑鱼和金枪鱼等大型掠食者。如果实在难以戒掉金枪鱼,也应尽量选择杆钓而非网捞的。


作者: abc419065140    時間: 2012-6-17 11:28
沙发,没那可能
作者: fzclan    時間: 2012-6-17 14:26

我知道了
作者: Monkey帝Rong    時間: 2012-6-17 14:26
可怜啊。。。。。
作者: mentosgrape    時間: 2012-6-17 14:31
真的很可怜
作者: 看你死在我面前    時間: 2012-6-17 14:48
这么说海洋已经没救了
作者: galaxys    時間: 2012-6-17 14:52
海洋死不死关我鸟事
作者: kgdogaps    時間: 2012-6-17 14:55
海洋比陆地丰富多了。
作者: 那头笨熊有点胖    時間: 2012-6-17 15:12
贪婪的人类啊  
作者: 水人    時間: 2012-6-17 15:13
可怜啊 这个太那个了吧
作者: shiyang512    時間: 2012-6-17 16:54
除非这世上没有人  或我们的科技倒退5000年
作者: mikebibi    時間: 2012-6-17 16:55
讲了和没讲样的 早就知道了

作者: GL19891002    時間: 2012-6-17 16:55
人类继续这样劈坏环境,死的很快
作者: huoyan1963    時間: 2012-6-17 17:03
呼吁保护海洋
作者: 11257954    時間: 2012-6-17 17:06
问题是你不捕捞鱼别人就捕啊
作者: fyj2005    時間: 2012-6-17 17:07
不太可能
作者: zhy1234go    時間: 2012-6-17 17:21
人啊欲望无极限
作者: izkask    時間: 2012-6-17 17:45
保护海洋.保护生命.!~~
作者: wangzhe84138    時間: 2012-6-24 12:38
人类是不能控制的,因为人类有欲望,贪~嗔~痴三毒,这是人类灭亡的原因
作者: xiazai1013    時間: 2021-3-15 13:50
环境保护很重要
作者: binbinbin999999    時間: 2021-3-15 22:37
食物链的存在根本不能让万物和平共处,只有弱肉强食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76/)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