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536|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论艾滋病

[複製鏈接]

369

主題

0

好友

1361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前天 22:17
  • 簽到天數: 642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184
    威望
    1361
    主題
    369
    樓主
    發表於 2015-11-11 16:35:48
    爱滋病是由HIV引发的,使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致各种病症趁虚而入,最终夺去人的生命。

    HIV可以在人体内不断的变异,针对人体的各个免疫体,其破坏的方式是:夺取相应细胞的物质基础为己所用,大量快速繁殖,使免疫体产生缺陷,直致凋亡。其潜伏方式应该有两种:一种为基因潜伏,另一种为整体病毒于人体大脑组织内的潜伏。而这两种潜伏方式所在区域都是人体防御极为薄弱的地区。其临床上共计应该分为四个阶段:一、感染期,二、潜伏免疫期,三、不断复发期,四、严重病危期。一般感染该病的人的寿命依免疫期的长短而定,免疫期越长者,患者的寿命也越长,反之则越短。该病的最长免疫期大约十几年,最短者为两年左右。
    对于艾滋病现在的医学基本上不知病源为何?为什么感染人体?为什么只针对人体的免疫体攻击?HIV为何会变异?HIV是如何潜伏的?潜伏方式中的表现如何?人体确实的应该有几种免疫机制?抗体免疫如何才能被启动?为什么具有单向、或长期、或短期的免疫表现等等。对于爱滋病疫苗的研制、病情的治疗方式都带有盲目性,使该病除了切断感染源和清除可见病毒外,几乎没有其它有效方式预防和治疗,由此人体一旦感染此病,等于宣告了死亡时间。该病死亡率极高,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可怕的病症。
    由于HIV于环境中存活率与存活时间极低、极短暂,决定了其不能于空气中到处散播的传播感染,又由于人体为其感染对象,极少针对其它生物感染,由此决定了其 “接触感染”的传播方式。
    下面就我们的研究提出看法:
    (1) 病毒的存在与运动
    根据“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我们已知所有的病毒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病毒是由DNA链组或RNA链组及外围的数个基本蛋白零距离紧密接触包裹构成的。而事实正是由于病毒的该种结构造成了它不具有生命活性,这是因为各个单蛋白体积极其微小(小于或等于原子),因此使得所产生的“空隙”不允许其它物质体的自由进出,同时也由于单蛋白间为零距离接触存在的,没有可以使其活动的自由空间,由此使得组成病毒的物质不能运动,病毒个体内的物质不能与外部物质进行交换,致使病毒不能进行生理活动,从而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而一个病毒在不具有生命活性时,其所有的运动则必需依赖外界的自然力被动作用的发生,由此使我们得知:病毒的基本表现为“被动运动”的表现体,所以在讨论病毒的运动或表现时,都必需清楚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病毒是“被动体”。
    蛋白质都为表面正性体,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与环境中的电子互聚,称之为带电。带电的蛋白质可以与其它正性体再聚合,这是因为电子可以为“电介质”作用所致。正是由于病毒外壳的蛋白可以带电,即可与同样正性的原子和水分子再聚合,使病毒由此得到了水分子的保护,并且利用水分子成为水蒸气于大气中运动,随大气运动散播,同时可以由其它动物携带传播。
    (2) 人体与环境病毒的关系
    病毒与水分子的聚合时间越长,受保护于环境中存在的时间也会越长,当没有水分子保护时,病毒极易受到光辐射、热辐射的分解而凋亡,也极易为其它化学品杀死。人体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方式总体上为三种:一、呼吸作用;二、食物的进出;三、人体皮肤层的呼吸能力,其余的还包括生殖器官通道的接触、排泄器官的接触等等。而这些组织或器官功能的作用,则可以使病毒得以进入人体,这里要强调的是:“不是病毒主动的发生朝向人体内的运动,而是在人体功能作用下被动进入体内”
    (3) 病毒于人体内的运动
    病毒是在人体功能作用下被动进入人体内部的,而进入人体的病毒同样的也不能主动的在人体内自由运动,同样为人体功能作用而被动运动,如进入血液中的病毒可随血液流动传输到人体各处,进入体液的病毒则会随体液经络流运动被传输到人体各处。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可随经络流进入人体的大脑组织内部,而这是病毒可于脑组织中潜伏存在的主要原因。
    (4) 病毒与人体多种细胞的同源性
    我们已知病毒具有两大基本结构体:一、内基因链组,二、结构蛋白,这与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基本相同。
    对于蛋白或基因链组,如果它们种类相同、基因链组的结构蛋白也都相同相等,聚合的次序排列相同时(可以为病毒的基因链组与人体基因片断完全相同的),因此它们必然具有同源性。人体的蛋白种类与基因质量最丰富,使得人体与许多病毒都具有同源性。
    当病毒与人体细胞的蛋白或基因链组具有了同源性时,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使病毒可以进入人体多种细胞体内,并可以于细胞体内充分利用细胞物质基础来复制自己的基因链组,并可以使用细胞的蛋白组装壳膜,完成病毒的整体构造,从而使新病毒不断的产生,对于该种表现我们称之为:病毒对人体细胞的感染。
    (5) 病毒的变异
    根据病毒学,对于变异病毒的结构,发现所有病毒无论是变异前还是变异后,其基因链组结构是不变的,这表明病毒的变异不是基因链组的变异,由于病毒只有两种基本结构,因此病毒的变异只能是外壳膜的变异。
    根据前面分析,我们知道了病毒可以利用进入细胞的蛋白组装壳膜,因此病毒壳膜上必然大量存有人体细胞的蛋白或裂解的细胞膜,这使得该病毒具有了进入其它组织细胞的能力,对于病毒而言极为有利。由于病毒组装了其中一种组织的细胞蛋白,使得该新病毒与该组织细胞具有了同源性,由此也可以感染此组织细胞。对于这种可以改为感染更多组织细胞的新病毒称之为变异病毒。
    (6) 病毒的基因潜伏
    在病毒生理医学上指的是:病毒的内基因链组虽然可以被细胞不断的复制,可是不能重组为新病毒,而当该种细胞再有新病毒进入时,就会使原病毒重组为新病毒,称之为伴随病毒,同时老病毒可以被产生的表现称之为激活。这种不能产生新病毒、只为基因不断复制的表现称之为基因潜伏,其最大的特点是可被激活。
    (7) 人体的免疫机制应该分为几种
    根据研究应该分为三大免疫机制:一为免疫细胞免疫机制,二为免疫有机物的免疫,三为抗体免疫。
    对于细胞免疫已于各种生物学、免疫学上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对于有机物免疫我们需再讨论。其整体概念是:凡是由组织细胞分泌的、可以对进入人体内部的病毒进行“攻击”并可以把病毒分解凋亡的那些蛋白或离子有机物都可以称之为免疫物,如溶酶体,如带电钠钾离子等,还包括一些蛋白激素。它们可于血液、体液中存在,当细菌与病毒进入血液、体液中或人体的外器官如眼、鼻、口等时,首先会受到它们的攻击被分解,因此它们成为了人体“第一”的免疫体。
    对于抗体免疫则与其它两种免疫方式完全的不同,而是利用了物理中“同性互斥、异性相吸”的基本规则造成了互抗现象的表现。
    而这种互抗表现的基础则是由于“电子”的负性而生的,我们已知电子之间为“同负性”不相聚的,这时我们就理解了它们互抗的最基本理由,即:由于两个蛋白质各自都电聚了一层电子,这时不是蛋白质的互抗,而应该是蛋白质表面电子层互相之间的互抗,致使两个蛋白质这时不能互聚,称之为互斥的互抗表现。
    我们已知病毒的表面结构为蛋白质壳膜,它们可以与电子电聚,使病毒表面带电呈负性。同理,细胞膜表面也为蛋白质体,其中的镶嵌蛋白也可以电聚电子而带电,这时,病毒与镶嵌蛋白都为外带电负性而互斥互抗,使病毒不能与镶嵌蛋白相结合。它们不能结合,病毒也就不能被细胞膜镶嵌蛋白携带回返细胞内,由于病毒不能进入细胞体内,因此就不能感染细胞,这就是所谓的抗体免疫效应。存在于血液、体液中的病毒会因此或被分解或被排出体外。此时病毒由于外带电,表现呈阳负性。
    这里有一个强调,即:带电激素(包括蛋白激素与离子激素),也可以做为病毒或镶嵌蛋白表面带电体,这是因为它们表面带电,整体上呈现外电负性造成的,这时病毒表面与它们相聚,也表现出它们外带电的电负性,同样理由也适用于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当它们外吸聚了这种带电激素后,必然为同性互斥相抗的表现,我们称它们“互为抗体”,那么称该激素为抗原。而在我们人体中,最大的产电区和最多激素、离子的产区是在大脑组织内。这是因为人的视觉系统可以不断的把光线向内传输,使光电子被不断大量合成造成的,同时我们已知大脑组织结构为“脑回”体,即由一条管状的皮质层管包裹了脑内神经组织的、很长的、弯曲折叠在一起的表现体,这表明“皮肤层体”为脑组织最亲密接触的、也是大面积接触的结构包裹体。皮肤细胞最多的分泌物为“离子、激素”,皮质紧挨着脑组织、脑神经元大量合成电子会外排,使大量皮肤细胞分泌的“离子”带电,成为离子激素,统称为脑激素,它们可以在不断被“激发”下大量产生。
    只有脑激素可以大量产生,能够存在于血液、体液中时,才能够使存在于血液、体液中的病毒为表面负性,抗体效应才会发生,如果其存在量过小,就只会使病毒或细胞镶嵌蛋白吸聚它们,那么此时,病毒与镶嵌蛋白间则为“互相异性”,结果是:它们可以互聚,因为异性相吸的原因,使细胞可被病毒感染,称之为“免疫失效”表现,即:互斥互抗行为必需为相对双方“同性”表现时才可以发生,为异性表现时则为“互聚”表现的,呈互抗相反表现的。
    病毒是可以通过人体经络流的携带进入大脑组织体内的,这时的病毒于脑组织内可以安全的存在,即潜伏,这是因为:一、脑神经细胞都为“胶质体”,病毒不能由细胞突触点上进入其内,也不能由胶质结构的细胞膜层上内进,所以病毒不能感染它们,这时病毒可以外带电,而组织内也为带电激素,它们为互斥的,病毒不能因表面电子碰触而燃解,导致病毒分解,所以病毒可以不被分解,同时又不能感染脑神经细胞的存在,使病毒安全的潜伏于脑组织体内。
    这时病毒唯一可以发生关系的则为脑皮质细胞,由于病毒外带电,此时则成了为“病毒激素”,它可以刺激皮细胞,使之生理活动发生,使大量脑离子激素不断产生,由于每种病毒体积不等,因此吸聚的电量不等,所形成的负性场力也不等,因此可以与不同的皮细胞相聚,使所产的离子激素也为不同种类。场力互等的因素,使每一种病毒或相同病毒都只针对每一种相应皮细胞进行刺激,使该种离子激素产生,也使该种病毒只能单向的与该种激素相聚,更重要的是:这种激素也只与该种对应的细胞镶嵌蛋白相聚使其成为抗体,这使得病毒也只能与对应的抗体或相抗或相聚,成为单向性的免疫或单向性的感染。即:事实上病毒可以于大脑组织中成为病毒激素,由此启动了抗体免疫机制的发生,并具有单向选择性。
    最重要的是:所发生的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很简单的“物理现象”。因为病毒、蛋白质或一个细胞都不具有意识思维或计算机的那种“结构体”,一个不具有意识思维能力或计算机结构的蛋白、病毒或细胞绝不会具有拟人化或计算机化的能力,那么剩余的则必然为物理或化学表现。当我们了解了以上表现后,这时再分析爱滋病或HIV的表现时,则可以清楚的得知一切真相。
    HIV可以感染人体,这表明HIV一定与人体的某种细胞具有同源性。其次,HIV可以进人体大脑组织,可以启动人体抗体免疫机制发生,由此产生免疫期。
    HIV可以变异,表明它可以感染的这种人体细胞组织必定为同种多类体,所以HIV可以对所有该类组织细胞进行感染,由此也使的HIV不断变异,而这种组织为人体的腺体组织,如淋巴腺、扁桃体腺、前列腺、胸大腺等等,它们都是同种腺体组织,具有同源性,致使HIV可以通过不断变异而感染它们。
    如果病毒可以感染腺体细胞,表明它应该为腺病毒,这里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凡是腺病毒则可以进行“基因潜伏”,而被基因潜伏的病毒细胞体,由于不产生新病毒不表现所有感染症状,只有新伴随病毒出现才会使其被激活,使病症发生,这就是艾滋病总会反复发作的最基本原因。而当该种组织大量细胞都被HIV感染时,则都成为了HIV的加工厂,使这种HIV大量快速产生,致使抗体免疫失效,此即为人体免疫机制的全面破坏,最后因其它致命疾病导致死亡。而我们由于不能或无法识别这些被病毒基因潜伏的细胞体,也不能一一的剔除它们,所以,一旦为HIV感染,即会无能为力造成死亡。这就是该病不易治疗的主要原因,也是疫苗容易失效的主因。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5

    主題

    0

    好友

    200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懶
    昨天 09:10
  • 簽到天數: 3434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0599
    威望
    2000
    主題
    5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高中生

    5#
    發表於 2015-11-11 17:14:21
    你咋光发高科技呢
    6#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7#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7

    主題

    0

    好友

    106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11-12 20:22
  • 簽到天數: 20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96
    威望
    106
    主題
    7
    8#
    發表於 2015-11-13 17:22:58
    可怕的艾滋病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 06:48 , Processed in 0.02636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